《全球暖化特輯》 面對台灣:能源篇
由 Kai-Chi 發表於 週三 4月 25, 2007 9:25 pm

作者:張岱屏



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,打開電費收據,會發現右上角多了一行字:「每用10度電,產生的二氧化碳是6.7公斤。」其實二氧化碳的產生,跟發電方式息息相關。台灣現在發電用的燃料,以煤跟天然氣為主,其中燃煤的汙染最嚴重,每發1度電就會產生0.9公斤的二氧化碳,但燃煤的比重卻占發電量的35%,而且這個比重正逐年上升。

當世界各國為了減緩溫室效應,開始實施二氧化碳減量的策略,紛紛降低燃煤發電的比重,台灣卻跟全世界的趨勢背道而馳。「我們整個電力結構有問題,才會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那麼快。」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梁啟源指出:「我們最近幾年的發展,表面上是發展再生能源替代核電廠,事實上是以火力發電來代替,燃煤變成發電主力,造成高碳能源的比重提高,低碳能源比重降低,能源結構持續惡化。」

為什麼要選擇高汙染的燃煤作為發電主力?許多人把原因歸咎於非核家園政策;但世新行政管理學系教授林子倫指出,從世界的趨勢來看,在2004年核能的新投資跟再生能源的投資有一個交叉點,再生能源已經超過核能,台灣其實有很多選擇。

台灣擁有豐富的太陽光和風力資源,在發展再生能源方面,占盡了天時與地利,而且台灣有太陽光電主要的生產國,太陽電池的廠商茂迪、益通等先後登上股王寶座,且擠進全球太陽能電生產的前10名,發展出的產品也日新月異。

全球暖化特輯: 能源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uanita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