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球暖化特輯》 面對台灣:交通篇
由 Kai-Chi 發表於 週四 4月 26, 2007 9:34 pm

作者:張岱屏

在小港機場往高雄市區的街道上,迎面而來是大軍壓境般的機車陣,背後是臨海工業區的煙囪,這就是每人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的城市──高雄。在這個大眾運輸不太方便的城市,許多人沒有辦法想像沒有汽機車要怎麼出門。在台灣,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比例正逐年降低,汽機車的密度卻持續飆高,平均每4人就有1輛汽車,密度高居亞洲第二;平均每2人就有1輛機車,這個密度更是高居世界第一。

運輸占了二氧化碳排放的1/3,要怎樣替運輸系統「除碳」呢?許多人開始尋找替代石油的燃料,從植物中提煉出的生質柴油,是目前市場上的主力。包括大豆、玉米、向日葵種子,甚至是番薯或甘蔗,都可以提煉成為生質柴油或生質酒精。跟化石柴油比起來,生質柴油可以減少78%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台灣現在還沒有酒精汽車,但生質柴油的汽車已經上路。目前全國有13個縣市的公車與垃圾車採用生質柴油,為二氧化碳減量盡棉薄之力。

除了以生質柴油替代汽油,汽車廠商開始發展更有效能的汽車。這種車被稱為「油電混合車」,同時具有汽油驅動的引擎和電動馬達,當它發動時完全聽不到引擎運轉的聲音。油電混和車是目前最省油的汽車,每公升汽油可以行駛20-25公里,耗油量只有一般汽車的一半,是目前同級車種中最省油的車,廢氣排放更只有一般車的1/5,每行駛10萬公里,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7公噸!


全球暖化特輯: 交通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uanita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