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ar all,

爬山真的是一個改變身體體質不錯的方法,

讓有氧運動幫助身體健康.

惟要注意膝蓋的承受力,

否則,會有反效果.



運動是改變體質最根本的辦法。因為,每個人的身體,本來就具有抵禦外侵的毒物、或癌症的能力。只是,身體的內在環境和身體外的大環境,都有過多有害的因素,使身體的這種免疫能力發生障礙,疾病和癌症才不可避免地發生。而運動,則可使身體內在環境的細胞,藉促進血液循環,以帶動氧氣和營養,反過來,又使細胞增加活力。因此,人體的免疫力,便能增加。病後,我開始做的運動是爬山。我說的爬山,並不真是去做爬上高山的運動,只不過是在那些有產業道路的小山走走而已。

那時,憑良心說,我並不喜歡爬山。我參加爬山,可以說是被我丈夫強迫的。(註:大眾感恩這慈悲的眷屬長年照顧她,於此致敬致謝!)每個星期日,他早就把背包、乾糧、水壺準備好了,然後把我拉起來上路。這是因為我的身體太過虛弱的緣故,爬那樣的山,對我仍然是件苦事。他說我那段時期的山,是出太陽怕走、下雨怕走,吹風怕走。其實,之所以會出太陽怕走,是因為經過治療以後,我的體質很差,曬了太陽,皮膚就會發癢。之所以會下雨怕走,是因為我怕感冒。經過治療,我的身體很差,簡直不能同別人比。普通的天氣,別人不容易感冒,偏偏我卻會感冒。之所以會吹風怕走,也是有原因。治療以後,我的血液循環很差,手腳常都冰冷。爬山時,別人是一爬就出汗,我卻要爬了半天,身體才會熱,如果有風,則會反而越走越冷,很受不了。
儘管這樣,我的爬山時走時停,但時間累積下來,我還是嚐到了它給我的好處,我的健康竟然緩緩地在進步。現在,癢的問題,已經不知不覺地消失,風雨對我來說,也不是阻力。經過不斷磨練,而今,我的爬山和走路的本領,卻已越來越有進步。過去,走短短的路,便要流淚,甚至大病一場。現在,體力增加了,走二十公里路,已是家常便飯,甚至還有過一天走四十公里的紀錄。幾年前,還在經過兩年的準備之後,登上玉山,來作為對我的體能的考驗,結果,我很歡喜我的成績,我通過了。

兩年前,我改變了工作環境,每天早上先去爬山,在山上吸它兩個鐘頭的芬多精,回家洗個澡才去上班,現在看到我的人,都說我比以前健康,我則會加上一句:「天天爬山,明年會更好。」你的細胞看起來很累,趕快去爬山補充氧氣,癌細胞會回歸正常。

在實驗室養癌細胞,如果加氧,癌細胞就養不好,如果加二氧化碳,癌細胞就養得很好。這表示,我們自己把體內環境弄到缺氧,細胞才無可奈何變成癌細胞來適應環境,如果把環境裡的缺氧因素刪掉,補充氧份,其實癌細胞是會回歸正常的。三十年來,我看過無數病人,那些肯聽我話而去爬山,甚至天天爬山的人,身體的改善都很明顯。現在,每當我透過顯微鏡看到病人或友人的細胞顯出缺氧的狀況時,我都會提醒對方:「你的細胞缺氧,看起來很累,趕快去爬山。」
除了爬山、走路、慢跑以外,我也曾經花不少的時間,在做瑜伽、氣功和靜坐的鍛鍊。那些鍛鍊,開始時,什麼成績都看不到,可是久了以後,身體還是在改善。不過,一般瑜伽老師不是要求學生「再彎一點,再彎一點」,就是以極快的速度教學。事實上,瑜伽要做得好,慢及足夠的熱身運動是不可少的兩大要件。就像我自己就曾經花了一個小時學「攤屍式」:花兩年的時間學熱身運動,結果,身體不但愈來愈健康,感覺也較以往靈敏許多。每天運動四小時換取生活品質自創禮佛瑜伽,修心又健身。

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,但是,真正能夠身體力行的人卻不多。我自己自從開始做瑜伽、爬山、靜坐後,每天維持四小時的運動量。四小時!對許多人來說,或許覺得不可思議,但是,如果每天運動四小時,可以使剩下的二十小時比較舒服:如果成天不運動,二十四小時都不舒服,你選擇那一邊?

〈註〉:李豐醫師每天只睡六個小時,清晨三、四點就起床,空腹練二個多小時的瑜伽,再打坐一個多小時。她常說,每天花四個小時做運動,可以換來其他廿小時的全身舒暢,這種投資太值得了:近幾年,她還自創一套禮佛瑜伽,在跪地膜拜時融入瑜伽之動作,既可修心又能健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uanita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