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限的你

你只有兩件事,時間與 Talents。時間是個不定數,也可以說是定數。人能活多久自己不知道,但 Talents,父母生下你,IQ已定,但IQ可以改進, IQ可以隨著教育而增加,而唸書又是用時間來換取的,金錢、愛情、家庭與事業都是用時間來換取的,所以,你的 Talents無法改變,但卻可以增進;時間的長短你無法改變,但你能改變的是時間的利用。 今天這一個半鐘頭的演講,我可以講風花雪月,我也可以講心中的話,我可以這麼用,也可以那麼用。

我們中間大部份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點,知道自己這個不能做、那個不能做,對於自己的優點卻知之甚少。你知道自己多少呢?要把你的優點顯示出來。有一本書上說,人有十三個 Talents,運動、語言、藝術細胞、購物、 IQ、品味..等都是。我第一次看這本書很震驚,才知 Mobility 也是 Talent我從臺灣來美,兩個箱子,這是一個mobility,我能來美國,又去英國、義大利、新加坡,現在在加州,並非很多人能這樣,這需要身體要好、家庭要支援、環境要許可。今天有兩個人,智、賢程度都一樣,『現在要你去美國, 誰可以立刻走? 』這就是mobilityTalents 並非與生俱來,乃是leverage了所有身邊的人、事、物的關係而來。

大家看看自己有那些 Talents?希望你能全力使用上,例如三人賽車,一個人的車有四個引擎,全開,一個人的車有八個引擎,只開了三個,一個人的車有十二個引擎,只有開兩個引擎,誰贏?你的十二個引擎,你開了幾個?

「要專心」 (Be Focus),基本上 FocusMobilityTalent 並不相違背。我媽從小就告訴我「唸書要專心」,臺灣的教育也是如此,要我們做事「專心」,但「專心」與人生的選擇有關係嗎?選擇做這個,我專心做這個,但難道我要一輩子做這件事嗎?我的才華就是一輩子在這裡做研究嗎?我的 Talents,我旁邊同事的 Talents,能合起來多開幾個引擎,或我一個人獨力完成?

管理階層就是有辦法使別人願意一同來幫你完成一件大事?人家為何來聽你的?管理幾個人與管理幾萬人的道理是一樣的,就在於你的領導風格。臺灣許多主管一直是「為何你這麼笨, 我這麼聰明」,這樣就永遠無法用人,應該反過來,「為何我這麼笨,你這麼聰明?」你愈推崇別人,別人會從心裡尊崇你。對太太也是如此。這其中的道理自己去想。

Explore the Unlimited You
■Collecting marbles
--In every job, there is a marble
--Dedication makes marbles brighter
--Count your marbles
--Paint YOUR picture with ALL YOUR marbles

■Define your job
--Job should utilize all your marbles
--Job should give you more marbles

■Make friends,a lot of friends
--Be wise sometimes, be foolish sometimes
--Show your strength, your weakness too

小時候聽一個故事,有一個撿石頭的女孩,要挑大石頭,挑來挑去,挑到一個小石頭。我今天要講不一樣的角度,任何一個工作,就如一個彈珠,你花的功夫愈多,愈專心,撿到的彈珠就愈大。但這只是一個顏色,紅的就是紅的,黃的就是黃的。若能想法與別人合作,這又是一個顏色的彈珠,你若能出國或是跨部會,這又是一個不一樣顏色的彈珠。二十年以後,你的口袋有很多彈珠,有幾件事情你要做,第一件事就是你要常去算你口袋中有多少彈珠?一般人是彈珠拿到了以後,放入櫃中不去看,再找尋新的彈珠。尤其我們學工程師出身的人有很多人常喜歡挑戰自己的短處,而不去加強自己的長處。譬如說你炒菜炒得很好,我已會了,卻去學高爾夫球,會了又學其他的,我說要常常溫故而知新,把炒菜炒的更好,把高爾夫打的更好,然後把這些加在一起,創造我今天的Job

一次在繪畫之訓練課,有一個人只有紅色,他畫了一匹馬,好像徐悲鴻的馬一樣漂亮,還有一個人不太會畫,但他有三種顏色,畫出來也是不錯,我的意思是說,你不需要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,可是當你有很多彈珠,並且知道會利用這些彈珠,你就能成就不一樣的事情。三種顏色、六種顏色、十種顏色畫出來的畫與兩種顏色畫出來的畫是不一樣的。

我在讀台大的時候,也在做家教,一個月三千元,很不錯,一個星期教兩場,一場四個鐘頭。有一天突發其想,想看看有沒有別的方式去賺錢,就跑去公館賣黑棗,當時大陸棗禁止進口,我們就拿到了賣韓國棗的許可,到迪化街賣,那時兩個晚上就賣三千元。而我隔壁攤位老闆,沒讀過書,生意好的一塌糊塗。但當時同學都在當家教,擺地攤的有幾人?我當時的情況是不可能去做生意的,但這幾個做生意的經驗印象很深,也許當時我就喜歡做生意了,我與來買東西的太太小姐打成一片,覺得很好玩。

我走了那一大段路,學士、碩士、博士、教授、研發,最後還是來做生意了。你們到了這個年紀了,初中、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下來,多多少少已經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了。但你有沒有能夠把自己真正喜歡的發揮出來?因為你的父母、妻子、長官、同事、指導教授告訴你怎麼走。各位立志做研發,我恭喜你,但若 心中有不一樣的火就要讓它燃燒起來。 你們是臺灣工研院研究的骨幹若只能墨守成規,臺灣沒希望,我希望你們要變成領導,格局要大,什麼事也能做,什麼事也敢想,臺灣教育出來的人太守本份,對自己本份,對事業本份,對公司本份,那這個國家就很本份,我們不是要守本份的人,我們要的是做大事的人。

廣結善緣,多去瞭解別人,最重要的是多去瞭解別人所做的事對你有何幫助?我們基本上就是不喜歡去謝謝別人,去稱讚別人。謝謝別人不一定是要請吃飯,有時簡單的拍拍肩膀,做主管的面對默默耕耘的部下,謝謝他們,平時不講,但心中都知道。你面對太太每天的做飯洗衣,為你燙出筆挺的襯衫,你有謝謝嗎?從夫妻的角色你可以學到很多來對待你的同事。

有小孩的人尤其能瞭解,一般人對孩子稱讚的多,小孩會叫個爸爸媽媽,你就高興的稱讚:「真聰明」,你為何不把對孩子的慷慨稱讚分給妻子、同仁與部屬呢?另外一件事是交朋友時,不能一直是太聰明。一個人若太聰明就會交不到朋友,若太笨,也會交不到朋友,有時要聰明,有時要笨,而何時該聰明?何時該笨?這就是智慧。 有人就是人緣好,人緣好的人絕不是笨人,他知道何時表現聰明、何時表現笨拙一些,他有這個智慧。

當主管的人,你若不對部屬說謝謝,不對部屬說我需要你,你們就不會有共生的關係。 若你對太太說她除了會生孩子外,什麼都不會,你們就不會有共生的關係。對客戶、對合作夥伴,都要形成共生的關係, 自己的缺點要能顯示出來。你為何喜歡狗?狗很忠實,你一回家,狗就搖著尾巴熱情撲上來迎接你,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,狗對你好,第一件事是搖尾巴,第二件事他會翻過身來把全身最脆弱的部份給你,就是牠的肚子。你打牠也可以,但會打死牠喲!一般人就會去摸摸牠。 

我們有多少人能夠瞭解當狗的藝術呢?第一是搖尾巴,第二是公開自己的缺點。一般人是這樣想:「喂!我是博士,你是碩士,你是那裡的碩士?是臺灣的碩士嗎?還是美國的?德國的?是那個學校的?」「我在這個行業裡是權威等」,知道人為何喜歡嬰兒、小孩嗎?要知道人緣好,要當領導就要讓人知道我的缺點在那裡?我需要別人幫助我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uanita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